精選內容
-
懷疑肺癌,做胸部CT好還是磁共振好?1年做多少個低劑量螺旋CT是安全的?
懷疑肺癌,做胸部CT好還是磁共振好?實際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無時無刻都接受大自然的輻射,我們可以稱之為天然輻射,主要包括宇宙射線和自然界中的射線,比如,水、食物和空氣等這些物質均含有少量放射性元素,全
王少東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3月21日51
1
1
-
如何高效的把影像資料發給醫生看
第一種情況:電子鏈接。好大夫平臺是具備上傳電子鏈接的功能,問診時可以留意頁面中的上傳資料功能。第二種情況:膠片。大家拿到膠片后,首先要擺正膠片,看膠片上的字母或數字,只要字母和數字正的,膠片就是擺正了
仝林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23日697
0
2
-
CT竟然有輻射!腫瘤患者多久復查更健康?
腫瘤患者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會不會想到“輻射”的問題?其實,常見的4大影像學檢查中:無輻射:B超、核磁共振成像(MRI)有輻射:X光片(平片)、CT看到這里,有些肺癌患者可能就坐不住了——CT竟然有輻射,那會不會對我身體不好呀?下面就請大家隨我看看吧!01CT原理在90年代,那時照相還停留在需要用到膠卷的時候,我們在看膠卷時還多多少少能看出一點人影,但是到了CT的底片很多患者就疑惑了,這拍的都是些什么?可以這樣理解,X光是把黃瓜拍扁了,扁到像一張紙一樣的看,而CT就是把黃瓜切成薄紙一樣一片一片的仔細看。圖片來源:攝圖網那明明沒有把身體切開,是如何做到看到身體里的成像呢?這個問題認真說起來太復雜,簡單來說的話就是機器發出X光線穿透人體,到達處理器形成圖像。圖片來源:攝圖網我們知道,X光線是有輻射的,做CT時X光線還要穿透人體,那不是輻射就更大嗎?大家的擔心也并不是全無道理,只是不需要太過于擔心了。02CT輻射CT的輻射不超量不用慌。在醫學上,我們通常用毫西弗(mSv)來衡量輻射危害性的指標,僅當每年接受的輻射劑量超過100mSv時,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而對于不同部位做的CT,輻射劑量也是有所不同,根據國家發布的《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成年人診斷參考水平》中來看。圖片來源:《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成年人診斷參考水平》但是這些輻射大小的數字有些患者聽著也沒有概念啊,那我們就從生活中的輻射說起吧。在生活中,也是有很多事情是存在輻射的:坐飛機20小時的輻射劑量約為0.1mSv;每天吸20支煙的每年輻射劑量約為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的輻射劑量約為<0.01mSv。另外,大自然中的輻射也是無處不在,根據世界核協會的資料數據顯示,全球各地的大自然輻射并不相同,我們就算是站著不動都在時時刻刻接受著大自然的輻射,每年要接受這樣的輻射劑量約為1-2mSv。在北美洲,這樣的輻射可達3mSv,而在中東地區和歐洲幾個少數特定地方,這樣的輻射還會更強。所以,只要我們一年接受的總輻射劑量是在安全數值內,就是安全的。03增強CT輻射我們知道,醫生給我們開具的CT檢查單,有時候是普通CT,有時候是增強CT,那增強CT是輻射更大的機器做的嗎?不是的。普通CT是我們直接躺在CT的機器上,不到1分鐘機器就完成運轉掃描了。增強CT是先在我們人體內注射碘對比劑,然后隨著血液的流動,碘對比劑會流到全身各處,再進行跟普通CT一樣的掃描。所以,兩者的輻射劑量是相同的,不存在增強CT輻射更強這一說法。1.那為什么要注射碘對比劑呢?這是因為某些情況下,普通CT并不能很好的區分某些部位的病變位置范圍,邊界不清,而靠使用碘對比劑就可以達到病變位置和正常組織的顏色區分。這就好比畫畫的時候,普通CT是黑白畫,而加用碘對比劑的增強CT就是彩色的畫,讓醫生可以更直觀的看出病變位置范圍及大小。2.碘對比劑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還是可能會有的,但是,這種情況只發生在極少數部分的人身上,比如甲亢患者。如果有做增強CT項目的話,科普君建議覓友們可以在檢查前后多喝水,碘對比劑在我們體內的時間是不會太長的,多喝水就可以讓碘對比劑隨著尿液排除體外了,一般只要1天時間就可以完全排完了。詳情點擊《》04如何做好抗輻射?研究發現,我們人體是具有抗輻射自我修復功能的,那如何可以把這個功能發揮到最大呢?1.做CT檢查的時候,我們可以跟醫生要求在其他不需要檢查的部位穿上防輻射服或防輻射毯,特別是對于孕婦或者兒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穿衣準備的時候動作要盡可能快,以免耽誤后續其他患者的檢查時間。2.我們在CT檢查后,可以吃一些具有抗輻射作用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黑木耳等。另外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也有助于自身對輻射后的修復。05復查時間和常見影像復查時間由于每位肺癌患者病情不同,因此具體復查時間建議聽主管醫生的。無臨床癥狀或癥狀穩定者可以下面復查時間進行復查,但是一旦出現癥狀惡化或新發癥狀者,請即時隨訪。①Ⅰ期-Ⅱ期和可手術切除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R0(鏡下完全切除)切除術后或SBRT(立體定向體部放療)治療后,無臨床癥狀或癥狀穩定患者。第1-2年:每6個月隨訪1次檢查項目:除常規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外,應進行胸部平掃CT(可考慮選擇增強CT)、腹部CT或B超;第3-5年:每年隨訪1次檢查項目:除常規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外,應進行胸部平掃CT、腹部CT或B超;5年以上:每年隨訪1次檢查項目:除常規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外,鼓勵繼續進行胸部平掃CT,腹部CT或B超;②不可手術切除ⅢA期、ⅢB期和ⅢC期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結束后,無臨床癥狀或癥狀穩定患者。前3年:每3-6月1次檢查項目:除常規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外,應進行胸腹部(包括腎上腺)增強CT;第4-5年:每6月1次檢查項目:除常規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外,應進行胸腹部(包括腎上腺)增強CT;5年以上:每年1次檢查項目:除常規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外,應進行胸腹部(包括腎上腺)增強CT;③IV期非小細胞肺癌全身治療結束后,無臨床癥狀或癥狀穩定者。每6-8周隨訪1次檢查項目:除常規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外,影像學復查建議每6-8周1次【一線治療2-3個月,二線治療6-8周】,常規胸腹部(包括腎上腺)增強CT,合并有腦、骨轉移者,可定期復查腦MRI和/或骨掃描或癥狀提示性檢查。復查影像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開具不同復查檢查項目,下面是肺癌患者常見的復查時期影像檢查,不一定每次復查都需要做。①胸部CT平掃或者增強:胸部CT檢查可以了解肺部是否有新發結節、炎癥、積液等,了解肺門、縱隔淋巴結情況,判斷是否出現復發和轉移。若是靶向藥物治療期間,觀察療效,那么CT可以說是金指標。腫瘤有明顯縮小或沒有進展,都是有效的表現。一般建議服用靶向藥一個月后做檢查判斷,后面復查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確定有效后可以兩個月到三個月檢查一次,畢竟經常做這種檢查對身體也不好,而且經常檢查對患者來說也有一定的心里負擔。②頭顱CT或頭顱MRI:當出現頭痛、嘔吐、視物模糊、精神癥狀以及其他腦部癥狀等情況,需要考慮腦轉移,及時行頭顱MRI或頭顱CT檢查。③骨掃描(ECT):肺癌骨轉移發生率大約為10%-15%。如果患者出現骨痛,建議行骨轉移相關檢查。骨掃描是首選的篩查方法,可以了解全身骨組織情況。另外,ECT不能作為確診依據,當ECT篩查是陽性,建議進行MRI進一步證實。④腹部CT或者B超:通過腹部CT或B超檢查,可以了解有無肝臟、腎上腺以及其他臟器轉移情況。⑤PET-CT:術前行PET-CT檢查,可以更好評估全身有無轉移灶(對小的腦轉移灶不敏感)。對于治療后復查,在其他檢查無法明確病情的情況下,可以選擇PET-CT檢查。⑥其他(根據情況選用):鎖骨上淋巴結B超、纖維支氣管鏡、EBUS/EUS、經皮穿刺活檢,淋巴結活檢及淺表腫物活檢,體腔積液細胞學檢查,痰細胞學,胸腔鏡,縱隔鏡,CTC、ctDNA、肺功能檢測,肺癌生活質量評分??偨Y總之,肺癌患者在正規醫院,正規指導下,一生做的CT量都是在安全的范圍內的,所以,我們對于CT輻射的擔心大可不必。
張臨友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19日159
2
2
-
平時大家最常做的CT是平掃? 薄層?正常劑量?
前面的一個科普文章詳細說了增強CT,平掃CT,薄層和厚層,低劑量和正常劑量CT的區別,但可能仍有患者朋友搞不清楚自己做的CT是什么樣的,比如會拿薄層和增強來對比,實際上增強和平掃是一對,薄層和厚層是一
朱巍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17日135
0
0
-
CT讀片,膠片,厚層圖像,薄層圖像哪個最佳
患者來門診看醫生或者線上問診的時候,有的人提供的是CT膠片的照片,有的人提供的是當地醫院的厚層圖像即5mm層厚的電子影像,有的人提供的是薄層圖像,即1mm或0.625mm層厚的電子影像。那么找醫生讀片
朱巍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17日148
0
1
-
一年當中做幾次胸部CT是安全的?
CT檢查產生射線,大家都會擔心輻射對身體可能產生傷害,今天來詳細說一說。做CT時產生的輻射量是由電壓和電流來決定的,不同部位(比如胸部,上腹部)檢查產生的輻射量都是有標準劑量的,也就是在一個固定電壓和電流值下產生的,因此全國基本是統一標準,不同型號的機器可能略有不同。一次普通劑量胸部平掃CT輻射量大概是5-7msv,一次低劑量胸部平掃CT輻射量大概是普通劑量CT的四到五分之一,一般肺癌篩查采用低劑量CT。其實不僅僅是做CT有輻射,吸煙也會產生輻射,坐飛機也會產生輻射等等。對我們放射科醫務人員的要求是,一年當中接受的輻射量不超過50msv就是安全的。1SV=1000msv當短期內(一般指一個月或幾周內)接受很大劑量輻射才可能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輻射量達到500msv可能會產生各種癥狀,超過1000msv或者更多從長遠來看可能會有致癌(血液系統疾病或其他)的可能,再高一些可能風險更高,這就是為什么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輻射會當場致死。有些患者因為車禍短期做很多次CT,但一般也達不到100次胸部CT的劑量,因此基本都不會有問題。那么成年人一年到底做幾次CT合適,對于正常成年人來說,特別是針對年齡大于40,建議每年一次低劑量或正常劑量胸部CT體檢,如果你有肺結節,根據結節具體情況來選擇間隔多久復查,所以一年做1-2次,甚至3次CT問題都不大,前提是有沒有必要做,如果沒必要,那肯定是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因為身體健康需要做那就做。如果您因為身體各方面原因需要頻繁做CT,那么一年輻射總量不超過50肯定是安全的,不超過100也基本安全哦。
朱巍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15日488
1
5
-
核磁報告長t1t2高信號啥意思
付國建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14日24
0
0
-
備孕能否做MRI檢查
磁共振檢查是影像學當中檢查方法的一種,目前在臨床上比較常用。磁共振是應用磁共振的現象產生磁共振信號而形成圖像的核磁檢查。這項檢查對于人體沒有任何的損害,也沒有放射性,對人體無損害,所以對于沒有磁共振檢
王祥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09日20
0
1
-
肺結節到底有沒有必要做pet-ct?
經常有人問醫生我的結節用做pet-ct嗎?肺結節常見炎癥、結核、腫瘤引起,準確定性需要影像檢查結合血常規、C反應蛋白、血沉、結核抗體、結核菌素實驗等臨床實驗室指標一起分析。肺結節是否有必要做PET-CT需根據肺結節的情況來討論。臨床工作中,大部分結節都可以根據CT或增強CT檢查來明確結節性質,只有在臨床工作中,經過專家教授會診后沒有十足把握的肺結節,這部分結節占比非常小,PET-CT才能夠提供有效幫助,PET-CT對原發腫瘤是否遠處轉移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炎性結節也會攝取增高,同時部分磨玻璃結節沒有攝取,因此PET-CT也會出現假陰性及假陽性結果。因此,當你發現肺結節一定要咨詢經驗豐富的影像科團隊來尋求進一步幫助。
王祥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09日709
0
2
-
太糟心了!小結節患者陽康后扎堆復查CT,生怕病毒促進結節惡變
中國小結節患者數量太多了,按照體檢檢出率約11%計算,中國約有一億兩千萬肺結節患者,這些患者在防疫放開后無疑也都陽了一遍,最近門診上結節復查的患者多了起來,有不少人主要怕感染新冠后結節增大來做復查的。
胡洋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05日231
0
5
放射診斷相關科普號

何振醫生的科普號
何振 副主任醫師
河南省腫瘤醫院
呼吸腫瘤內科
617粉絲30.2萬閱讀

邵康醫生的科普號
邵康 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胸外科
6047粉絲95.5萬閱讀

徐運清醫生的科普號
徐運清 主治醫師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
腫瘤科
557粉絲67.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