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髖關節鏡微創手術簡介、術后指導及注意事項
髖關節鏡技術介紹:?股髖撞擊綜合征(FAI)最近越來越為醫生和患者所認識,是很多不明原因髖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通過髖關節鏡手術治療,微創、高效、早期康復,所以備受青睞。髖關節鏡(盂唇修復)術后康復:l??避免下蹲、后伸髖關節和“4”字動作l??一個月內扶雙拐行走l??股四頭肌和屈髖鍛煉手術預約或復查:杜大江,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專長:股骨頭壞死、髖膝關節痛、骨不連及骨折畸形愈合出診時間:周一下午和周五全天(可網上預約,緊急情況可加號)
杜大江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1月25日274
0
3
-
關節鏡聯合單髁置換治療單間室骨性關節炎
朱文輝華山醫院運動關節2022年12月13日29
0
1
-
鈣化性岡上肌腱炎關節鏡下所見
朱文輝華山醫院運動關節2022年12月09日61
0
0
-
髖關節鏡預后那些事兒
有些患者朋友很關心,髖關節鏡術后怎樣才能有比較理想的效果?這其實也是我們關節鏡外科醫生一直不斷探索的課題。首先來講,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希望手術效果是滿意的,但現實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有些患者恢復一般
徐雁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2月04日425
5
12
-
關節鏡術后一年,前方有骨髓水腫,后方也有少量,是前方不穩,后方撞擊
沈超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2月03日23
0
0
-
膝關節松解術:讓僵硬的膝關節打彎! 這是一個膝關節僵硬3年的病人,先后做過兩次膝關節松解手術均不理想
傅德皓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21日41
0
0
-
帶你認識“腕關節”及腕關節鏡
手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關節,由多個互相依存的小關節精致排列而成。一個無痛、穩定的腕關節對手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腕部的疼痛會使人非常虛弱,導致抓握無力和手功能喪失。從先天性到退行性的多種病理條件,包括創傷、腫瘤、血管、神經和其他疾病都會影響腕關節。關節鏡檢查通常是評估韌帶、軟骨和骨骼完整性的最佳方法。腕關節鏡檢是診斷腕關節疼痛的金標準,并逐漸成為重要的治療工具。腕關節鏡能讓外科醫生通過一系列非常小的切口(入口)診斷和治療腕關節的許多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手腕成為僅次于膝蓋和肩膀的第三大關節鏡檢查的關節。腕關節鏡下的切口比傳統的開放手術更小,對軟組織的破壞也更少,所以疼痛、腫脹和僵硬被最小化,恢復也更快。經常在受傷后,疼痛、咔噠聲和腫脹可能表明手腕有內部問題。腕部關節鏡檢查可以顯示腕部所有骨骼的軟骨表面,更好地評估腕部各骨骼之間的韌帶。腕關節鏡也用于評估TFCC(三角纖維軟骨,或手腕半月板)的完整性。一個固定在窄光纖管(1.9或2.7毫米寬)末端的小型攝像機通過皮膚上的一個小切口(約3~5毫米)直接插入手腕關節的背面,攝像機鏡頭將手腕上的小結構放大并投影到電視監視器上,進行更準確的診斷。外科醫生通過一些小切口(入口)將相機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看到關節內的不同結構,并將各種小器械放入腕關節,以幫助診斷和治療腕關節的各種問題。通過腕關節鏡牽引塔牽拉手腕,并向關節內注入液體,以擴大關節,并在手術過程中改善視覺效果。有時腕關節鏡檢查與開放手術相結合。在關節鏡檢查后,一般會用手腕夾板固定手腕,手指一般可以完全活動。固定的時間會因手術有所不同。抬高患肢對于防止術后過度腫脹和疼痛非常重要。與任何手術一樣,腕關節鏡檢查存在感染、神經和肌腱的潛在損傷(通常小于1%)的風險。僵硬可能可以通過術后康復來解決,但腕關節鏡檢查并不適用于所有腕關節疾病,它取決于外科醫生的訓練、專業知識和舒適度。
上海市華山醫院科普號2022年10月16日288
0
2
-
前踝撞擊征關節鏡下清理
朱文輝華山醫院運動關節2022年10月01日86
0
3
-
關節鏡清理及半月板成型術后康復
????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運動,經常運動,各種原因下,運動造成的半月板損傷也越來越多。當然,由于關節退變、車禍等也可能造成半月板損傷。大部分半月板損傷的患者,可以通過膝關節鏡進行
呂帥潔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03日38
0
2
-
膝關節鏡清理聯合脛骨高位截骨術(HTO)術后康復鍛煉計劃
導語:任何手術,術后康復鍛煉至關重要,下面膝關節鏡清理聯合脛骨高位截骨術(HTO)術后康復計劃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您的快速康復有所幫助。一、?膝關節鏡清理聯合脛骨高位截骨術后的康復目標:(1)防止褥瘡。(2)預防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發生。(3)恢復充分的膝關節活動度。(4)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和膝關節的穩定性。(5)加快患者持拐或獨立步行的進度。(6)恢復病人獨立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7)提高生活質量。二、注意事項1.本計劃所提供的方法及數據均按照一般常規情況制定,具體執行中需視自身條件及手術情況不同,在醫生指導下完成。2.功能練習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練習停止半小時內可消退至原水平,則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應予以耐受。3.肌力練習應集中練習至肌肉有酸脹疲勞感,充分休息后再進行下一組。練習次數、時間、負荷視自身情況而定,且應同時練習健側。肌力的提高是關節穩定的關鍵因素,必須認真練習。4.早期關節活動度(屈、伸)練習,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復屈伸和多次練習。5.活動度練習后即刻給予冰敷15—20分鐘。如平時感到關節腫、痛、發熱明顯,可每隔兩小時冰敷一次。6.關節的腫脹會伴隨整個練習過程,腫脹的突然增加應調整練習,減少活動量,嚴重時應及時復診。三、膝關節鏡清理聯合脛骨高位截骨術后康復方案:(一)手術當天麻醉消退后,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如疼痛不明顯,可嘗試收縮股四頭肌,即大腿前側肌肉繃勁及放松。(二)術后1天:1、在踝關節處放一毛巾卷,保持膝關節處于伸直狀態。白天持續8小時以上,要堅持3個月。因為嚴重骨關節炎患者一般有多年的伸膝受限,后關節囊及膝關節后方的肌肉和韌帶組織多有短縮。剛開始練習腳后跟下墊毛巾卷伸膝時會感到膝關節后方被牽拉得非常難受,如果仍受不了,可以稍加休息再繼續練習,但是,休息時間不要太長。如此堅持3天后練習伸膝的痛苦就會明顯減輕。2、踝泵——也就是患者自己做踝關節的跖屈(腳趾及腳背向上勾)和背伸(腳趾及腳背向下勾)練習,用力、緩慢、全范圍屈伸踝關節,要求小腿收緊至極限處(跖屈)保持3-5秒,放松2秒,然后反向活動至極限處(背伸)保持3-5秒,再放松2秒,繞環一周算一次,全天盡可能多做,至少300次。(要讓小腿肚肌肉盡力收縮,擠壓肌肉使存儲血液排出,促進血液循環,對于促進循環、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具有重要意義)。踝泵功能練習3、股四頭?。ù笸惹皞燃∪海┑乳L練習:即大腿肌肉繃緊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收縮至最大程度,維持3-5秒鐘,休息2秒鐘,每天收縮、放松次數共6組,每組50次,共300次。4、從術后第1天開始練習直抬腿。首次練習直抬腿,只要求患者能夠忍痛將直抬腿動作完成即可。術后第1天,根據病人的體力和身體素質不同而完成直抬腿動作4-6次,術后第3天到術后第7天根據病人的情況每天練習6-10次。?5、要盡量多飲水,以稀釋血液,加快血流,預防下肢血栓形成(非常重要?。。。ㄈ┬g后2-3天:1、繼續踝泵練習。2、股四頭肌等長練習——即大腿肌肉繃勁及放松。應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做。保持10秒為一次,每組30-50次,3-5組/日。3、直腿抬高-最大力度伸膝,足離開床面30cm,并保持3-5秒,一組20-30次,一天5-10組。如疼痛明顯可以暫停。直腿抬高練習(四)術后3-7天以后:繼續以上練習,加大強度及次數。并開始坐于床旁,放松大腿肌肉,進行膝關節屈曲。如伸直受限,應進行壓直練習。1、在術后第4天屈膝90°,術后第5-6天屈膝到100°。2、從術后3天起,逐漸下床,扶拐或助行器行走,行走時負重為體重的1/4-1/3,術后一周,即術后7天就可以完全負重。術后一周可以自己扶拐上廁所,然后自己回到床上。3、加強下肢肌肉收縮、放松練習,踝泵訓練,增加直抬腿數量。(五)術后8-14天1、膝關節屈膝度的練習:術后2周,被動屈膝已經能到100°,主動屈膝角度達到:90°。練習強度為每天兩次,一次練習總時間為10-15分鐘。練習完屈膝后,也不要強行伸直膝關節,以讓其順其自然伸直為好。練習屈膝和伸膝之間要相差半天時間。不要剛練習完屈膝就接著練習伸膝。練習屈膝比練習伸膝的疼痛要重得多,而且,屈膝角度每向前進展1°,患者都會感到疼痛。所以患者要有疼痛的思想準備。如果練習后關節腫脹明顯增加,而且疼痛明顯增加,說明關節對練習的反應太大。出現反應太大的情況后,可以將練習次數改為每2天一次,到強烈的反應結束后再改為每天一次。2、這一期間還是血栓形成的高發期,繼續以上所述下肢肌肉練習,踝泵以及直抬腿練習(建議口服利伐沙班片10mg/次1次/日,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如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則改為口服利伐沙班片20mg/次1次/日)。繼續并加強以上練習。每日抬腿可達300次。還要進行后抬腿、側抬腿等練習。3、這一時期,病人應能獨立扶拐步行,除了進行獨立的早起洗臉、漱口、上廁所及其他簡單的日常生活活動外,可以增加每天在病房里短暫散步的活動。4、術后2周開始短時間地扶拐或助行器行走,每次5分鐘,不需要家人幫助。5、開始進行雙上肢力量的練習,可以開始進行床上的啞鈴練習。上肢力量的練習可以增加扶拐行走的能力和自如度。6、開始腰背肌的力量訓練。對于老年人來說,術后的較長時間臥床,對腰背部是較大的負擔,加強腰背肌的練習,可以明顯增強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也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況和增強恢復健康的自信心。(六)術后3周:1、用按摩的方法松軟手術切門處的瘢痕,開始練習髕骨活動,方法是雙手手指分別放于髕骨上下緣及兩側,用力分別將髕骨向上、向下、向兩側推動。髕骨活動對改善術后膝關節的屈膝角度有很大幫助,患者一定要認真練習。每天可以在床上休息的時候多練習幾次。推髕骨時要有一定的力量,髕的活動度要足夠大,才能有效。推髕練習2、膝關節屈膝度的練習:術后3周,不要求屈膝角度進展太快,在術后2周的基礎上到達90度即可。要求同前面。3、膝關節伸直的練習:患者在住院期間每天都進行長時間的足跟下墊毛巾卷練習伸膝的動作,術后3周開始時,應該在足跟下墊毛巾卷后很短時間就可以達到完全伸直膝關節。如果術后3周還沒有達到這一程度,應該加強練習。方法有2個:一是在足跟下墊毛巾卷的同時,在膝關節上方壓上3斤-5斤,腿部放松堅持20-30分鐘,膝關節能完全伸直為好。二是,患者臉朝下俯臥,將膝關節放在床邊,家屬左手放在患肢大腿后側,右手放在患肢踝部后側,右手向下適當用力壓,以練習伸直。練習完伸膝后,不要接著練習屈膝,因為這時屈膝是比較困難的。例如,如果上午練習伸膝,應該下午再練習屈膝。練習完伸膝后,也不要強迫自己在短時間內非要將膝關節屈到自然角度,以練習完伸直后讓膝關節自然回到放松狀態為好。4、開始扶拐進行日常行走訓練,請對照鏡子糾正步態。5、練習完全負重上、下臺階?;颊呖梢杂米约褐谱鞯母叨?5cm的木盒(要足夠結實)練習上下臺階;也可以爬樓梯進行練習上下臺階。6、繼續踝泵練習,進行股四頭肌練習:①直抬腿練習:將患肢完全伸直情況下抬高,與床面成30°角。然后維持在這一姿勢不動,直到無力維持為止。將腿放在床上休息片刻,繼續進行第二次直抬腿練習。②腘繩肌練習:將大腿下方壓一小枕頭用力下壓枕頭保持5秒,放松2秒。10個/組,3-4組/天(七)術后4周:1、屈膝角度在術后第4周要達到120°。練習30分鐘。2、提高膝關節的靈活性。3、繼續活動髕骨的練習。4、加強股四頭肌的練習。練習方法還是同上述的直抬腿練習。但是強度和次數都要增加。(八)術后5周:1、屈膝角度要達到大于120°,但是大于120°多少,不同的患者可以自己掌握。例如,有跪地進行宗教活動的患者,可能屈膝角度達到130°以上才比較合適。而對于有些患者屈膝到120°就可以滿足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動了。2、練習伸膝的強度要看術后前4周練習的程度而定。如果前4周膝關節的伸直已經練習得很好,這時可以每天稍微進行鞏固性練習即可。如果伸膝還是比較僵硬,要同術后4周一樣練習伸膝。3、繼續進行股四頭肌的練習,方法同前。4、主動屈膝角度此時可達到120°,伸膝角度與健側相同,患者可以開始練習蹬自行車。方法有兩種:一是蹬固定自行車;二是患者可以在家里練習蹬三輪自行車的練習。5、如經踝部墊高,膝部沙袋壓直練習效果不理想,可試行讓患者俯臥于床上,膝部在床沿位置,小腿懸空,家屬一只手壓患肢大腿,另一只手壓患肢小腿,進行壓直練習,每次15-20分鐘,一日兩次。6、開始練習膝關節的平衡功能和本體感覺。方法是找一個與腳的長度一樣寬的木板,木板的長度要能讓患者雙足分開一些站在上面。在木板下方的中部釘上一根直徑5cm的圓柱形木棍,練習時,患者站在木板上,以中間的直徑5cm的木棍為支點進行雙足輪換傾斜的動作。因為是剛開始練習每天練習2次,每次練習5分鐘即可。練習時要求有醫生或家屬保護。(九)術后6-8周:1、重點是要鞏固屈膝和伸膝角度練習的成果。2、增加下地活動的次數和時間。3、增加膝關節平衡功能和本體感覺的練習,術后第6-8周患者可以獨立完成這個練習,練習方法同術后第5周的方法。4、增加扶拐或助行器行走的距離。行走時要做到緩慢、小步,但是每一步的姿勢要盡量達到完全正常。不要為了將就手術膝關節而跛行,或走起來一跳一跳的。只有從一開始練習行走時就正常步態行走,才能以最快速度達到行走正常目的,一旦養成壞習慣,矯正起來將非常困難。行走時間和距離以患膝對行走的反應來決定。如果走一定距離后患者的膝關節明顯腫脹和疼痛,則要減少行走距離。如果走后膝關節有反應,但是過夜后又恢復,說明行走量正常。(十)術后9-12周:1、恢復去拐恢復日常生活活動。2、半蹲練習:這是患者在術后剛開始進行半蹲練習。靜蹲練習方法:姿勢同中國武術中的騎馬蹲襠動作或站樁動作?;颊邇赏确珠_,兩腳之間的距離比肩膀稍寬,身體保持直立位,不能向前傾,此時雙膝開始彎曲下蹲。雙膝彎曲角度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和肌肉力量不同而不同。如果患者身體情況好,大腿肌力好,下蹲角度可以達到屈膝90°,如果患者身體欠佳和大腿肌力弱,雙膝輕度屈膝即可,這時半蹲位置較高,患者較省力,隨著練習后肌力的增加再增加屈膝的角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練習的次數。剛開始練習的患者可以背靠墻進行練習,以防摔倒。3、此時有些病人還會感到膝關節有些發緊,這主要由于術后瘢痕形成所致,所以這吋一定要加強股四頭肌、腘繩?。ù笸群蠓郊∪猓┘靶⊥热^肌的牽拉練習并用按摩的方法松軟手術切口處的瘢痕,可做股四頭肌牽伸練習。4、一些患者在大劑量的功能練習后,可能出現患膝關節的酸痛,這是術后康復治療的正常反應,可給予服用扶他林類藥物來抑制軟組織水腫和疼痛。5、此期病人往往還會感到手術膝關節有這樣或那樣的輕微不適,手術傷口周圍皮膚區可出現“麻木感”或者往往在切口外側有間斷的或脈沖感的“過電樣”竄痛,這些主要是由于手術切口支配相應皮膚區域的神經皮支的再生所致,以上癥狀一般在半年時間后可自行消失6、術后三個月內,患膝關節常有低熱,關節內也可以經常有積液,這主要是由于機體對于置入鋼板的反應或由于功能訓練中膝關節活動時刺激所致,上述癥狀在術后半年內可逐漸消失,恢復正常。如果患膝關節發熱、腫脹明顯,一定要與手術大夫聯系。(十一)術后3個月以后:逐漸恢復體育活動,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安排跳舞,游泳,高爾夫球、沒有距離限制的步行和不劇烈的網球運動,但應避免劇烈的運動。手術后要恢復很滿意,即想恢復到膝關節沒有一點異樣感,往往需要9-12個月的適應。(十二)膝關節清理聯合脛骨高位截骨術后推薦的運動項目:1、最好的運動:步行,固定自行車,游泳。2、比較好的運動:一定速度的步行。3、需要小心的,而且還要根據個體手術情況是否能夠進行的運動:健身運動、馬路騎自行車。4、需要避免的運動:①慢跑,②球類運動。(十三)術后復查時間為術后2周、6周、3月、6月、12月,請提前預約保膝門診復查。
王同富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31日2279
8
16
關節鏡相關科普號

陸葉醫生的科普號
陸葉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骨科-運動醫學科
2466粉絲6.9萬閱讀

徐雁醫生的科普號
徐雁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運動醫學科
1.1萬粉絲7.3萬閱讀

黃鋼勇醫生的科普號
黃鋼勇 副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關節外科
433粉絲2.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張濤 副主任醫師哈醫大一院 骨科
人工關節置換術 82票
膝關節損傷 63票
骨折 28票
擅長:股骨頭壞死,微創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治療。治療了大量病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前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關節鏡, 對于骨科疑難疾病,注重病因分析和個性化治療,主張早期治療、微創治療和快速康復。 致力于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髖關節置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骨關節炎、膝關節置換、關節結核、關節感染、腕關節骨折、膝內翻、脛骨截骨矯形、膝外翻、股骨截骨矯形、大骨節病、運動醫學、肩袖損傷、肩關節脫位、肘關節炎、肘關節增生、肘關節鏡、踝關節炎、踝關節撞擊癥、踝關節鏡、踝關節韌帶損傷、膝滑膜炎、前交叉韌帶損傷、后交叉韌帶損傷、內側副韌帶損傷、外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盤狀半月板、腘窩囊腫、關節游離體、髕骨脫位、膝關節鏡等的微創治療、關節鏡手術、關節置換手術、截骨矯形手術和快速康復。 -
推薦熱度4.9袁鋒 副主任醫師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骨科-運動醫學科
膝關節損傷 596票
肩關節損傷 117票
滑膜炎 23票
擅長:擅長關節鏡微創手術,擅長肩袖損傷縫合,肩周炎360度松解,半月板損傷特色修復,前后交叉韌帶及多發韌帶損傷超強重建,髕骨脫位微創二/三聯術,腘窩囊腫微創切除,內外側副韌帶損傷,滑膜炎,肩關節習慣性脫位,膝關節骨關節炎,膝關節粘連,游離體,臀肌攣縮,踝關節韌帶損傷等疾病的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骨科疾病,關節疾病,運動損傷,膝關節損傷,肩關節損傷,踝關節損傷的診治。國內關節鏡手術最多的醫生之一。 -
推薦熱度4.7王同富 副主任醫師天津醫院 關節外科
膝關節損傷 86票
肩關節損傷 25票
關節炎 21票
擅長:擅長肩、肘、髖、膝、踝關節傷與病的診斷及關節鏡微創治療,關節鏡結合膝關節周圍截骨治療膝關節內外翻畸形(O型腿、X型腿)骨關節炎的保關節治療,輕中度股骨頭壞死及髖臼發育不良的截骨矯形保關節治療,骨質疏松癥,各種骨關節感染的診治。專長應用關節鏡技術進行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髕骨脫位綜合矯正,半月板縫合;肩袖損傷、SLAP損傷、Bankart 損傷及肩關節脫位縫合修補;踝關節鏡治療踝關節滑膜炎及韌帶損傷修復重建;髖關節鏡微創治療髖臼盂唇損傷,髖臼撞擊癥,髖關節游離體、滑膜炎;腕關節鏡處理三角軟骨損傷,橈尺關節撞擊,游離體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