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什么是放大內鏡/精查內鏡
放大內鏡,聽到名字就知道,是具有放大作用的內鏡;我們普通的胃鏡或者腸鏡本身有一定放大作用,但是和放大內鏡高達70~100倍的放大就小巫見大巫了;在某些情況下,在放大的同時,還會釆用噴酒染色劑的情況或者電子染色,這個時候,也稱為精查內鏡,有時候,我們也不會細分。那么,放大內鏡有什么作用呢?放大內鏡的主要作用就是區分我們普通內鏡下看到的病變,是不是早期的腫瘤,就是早癌篩查;同時評估適合不適合內鏡的治療;這種作用的實現主要依靠其超強的放大功能,在這種放大功能下,我們能夠看到病變部位的微細結構,比如說我們普通的內鏡可到隆起或者凹陷的病變,對其性質難以判斷,我們可以采用放大內鏡,放大內鏡能夠看到胃粘膜的腺管結構以及其周圍的血管結構,如果再加用電子染色等,觀察的可以更清楚;通過觀察病變周圍的結構和病變本身的結構有沒有明顯差異,病變的腺管結構,微血管結構是否存在,規整等多種方式來判斷病變是否早期腫瘤性病變;再結合病變的微細結構,判斷病邊大概的病理類型,比如高分化腺癌或者低分化等;同時還能判斷病變的廣度及深度,對病變是否適合內鏡治療以及制定治療方案具有極大的幫助。放大內鏡還具有精準活檢的作用,某些高度懷疑腫瘤性的病變,如果活檢難以取到腫瘤組織,可以采用放大內鏡進行精準活檢。我們現在內鏡檢查的目的,某種程度是就是檢查患者是否具有早期腫瘤,發現1例早癌,拯救1個家庭;雖然放大內鏡這么精細,但是并不適合普查;對于沒有早癌高危因素的患者,盲目進行放大內鏡檢查沒有任何幫助;同時放大內鏡需要經過嚴格培訓的醫師進行,資源有限,也不能無所謂的浪費;那些人適合進行放大內鏡檢查呢;比如胃嚴重萎縮的患者、直系親屬中有消化道腫瘤的患者,長期大量飲酒的患者,普通內鏡下發現可疑病變,或者病理提示異性增生、或者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高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患者等等;當然診斷醫師會結合您的情況做出您是否適合放大內鏡的判斷;放大內鏡做哪些準備呢,目前放大內鏡,特別是上消化道放大內鏡,基本都是在鎮靜下完成,術前會飲用一些特殊的藥物,讓消化腔變得干凈,更容易發現病變,對于一些炎癥較重的患者,術前幾周還需要服用一些治療炎癥的藥物,以利于發現病變。上面這個視頻是一個胃的賁門下方早癌的放大內鏡檢查,大家可以體會下放大和不放大的不同。
馮桂建醫生的科普號2023年01月03日492
0
5
-
胃鏡檢查是:局灶腺體輕度非典型增生,大夫又開了胃鏡,伴輕度不典型增生放大胃鏡檢查,著急查嗎?疫情嚴重
李博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2月13日55
0
2
-
和丈夫吵架后吞下刮胡刀片,怎么辦?
50歲的劉女士因和丈夫吵架,一氣之下竟然吞下了九片鋒利的刮胡刀片,之后劉女士感到腹痛難忍,劇烈的疼痛讓她后悔莫及,急忙來到醫院,x片檢查顯示刀片仍然殘留在胃內,隨后,通過胃鏡我們將在胃內的刀片全部取出,鋒利的刀片已經將胃粘膜劃傷,我們又給予了內鏡下鈦夾夾閉創面,劉女士轉危為安。家人們,“醫學原創故事會”開通微信公眾號了,搜索關注即可,還可留言問診,三甲醫院消化內科專家為你解答,更多健康科普,歡迎關注!
丁彬彬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28日135
0
0
-
內鏡檢查前的飲食與服藥指導
4段語音 共322秒王敏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3日323
0
6
-
什么是胃石?
胃石是指經口攝入的某種食物、藥物或異物在胃內正?;虍惓-h境影響下形成的不可吸收的聚合物,屬于消化道內源性異物。有關胃石的報道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Tondreau首次在文獻中描述了胃石。胃石是一種罕
李溪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1日95
0
0
-
醫院做胃鏡,是普通好,還是無痛好?怎么選才對?聽聽醫生怎么說
同樣是22歲,一名女性患者能接受無痛胃鏡檢查,而另一名男性患者卻只能接受普通胃鏡檢查。很多人會問,醫生,難道胃鏡檢查還男女有別嗎?為什么同樣是22歲,一個能接受無痛胃鏡,另一個卻只能接受普通胃鏡檢查?
丁彬彬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1日700
0
5
-
醫生,不同醫生做胃鏡有區別嗎?
劉正新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21日120
0
0
-
胃腸鏡病理報告解讀
近年來,胃腸鏡檢查愈來愈普及,有些被檢者是因為平日有各種各樣消化系統的癥狀,想要通過胃腸鏡檢查一探究竟尋找病因;有些被檢者是因為有大腸癌、胃癌或者食管癌家族史,擔心自己也會罹患類似的疾??;有些被檢者則有較強的自我保健意識,想要通過胃腸鏡進行各種疾病的篩查。不管怎樣,為自己的健康考慮做胃腸鏡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很多人做完胃腸鏡后除了對內鏡報告的描述感到疑惑外,拿到病理報告看見紛繁復雜、晦澀難懂的條目后一臉懵逼:為什么給我取了活檢?我的胃和腸是不是有很嚴重的問題?我是不是要得胃癌和腸癌了?別擔心,今天專業的內鏡醫生就帶你來解除這些疑惑!胃腸病變的表現多種多樣,炎癥、息肉、潰瘍、萎縮、腫瘤……這些病變在內鏡下的表現錯綜復雜,有時很難單純通過內鏡下完全明確診斷。這時就需要病理檢查來幫助內鏡醫生佐證他們的判斷或幫內鏡醫生進行疾病的鑒別診斷。病理又被稱作“Doctor’sDoctor”,往往是疾病的金標準。這是病理檢查的主要作用。相對而言,胃鏡檢查同時做病理的機會要更大一些。首先,胃內往往有慢性胃炎這一基礎病變,可根據是否萎縮分為萎縮性胃炎和非萎縮性胃炎,其中又經?;祀s著其他的征象與疾病狀態(如糜爛、腸化等),需結合病理檢查結果方能做出最終診斷。再者,有時做胃鏡檢查同時希望使用快速尿素酶試驗來看一下有沒有Hp感染,這種方法需要取一小塊胃的組織,做完快速尿素酶試驗后再送病理檢測。病理檢查對HP的判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結腸鏡檢查時,大腸炎癥性病變的比例較胃內相對較少,而以息肉為多。較小的腸息肉可直接切除,對于較大的息肉或疑似腫瘤的病變,有時候可以完整行ESD切除后送病理從而評估整體病變;有些進展期腫瘤在發現后也常規做活檢,指導手術的選擇。但總體來講,結腸鏡下做活檢的機會相對胃鏡略少。講完了為什么要做內鏡病理,我們就來看一下一張完整的胃鏡病理報告單是什么樣的吧!胃鏡病理主要是評估2個問題:第一是胃炎組織學情況,第二是有無腫瘤性病變及病變程度。一、胃炎組織學變化包括5個方面:炎性反應、活動性、萎縮、腸化生以及Hp(幽門螺桿菌),其中每一個方面又分為4級,從低到高為無、輕度、中度和重度,用0/-、+、++、+++來表示。簡單的說,+越多,程度就越重。炎性反應(慢性炎癥):代表慢性炎細胞的密集程度和浸潤深度?;顒有裕捍碇行粤<毎櫟某潭?,存在往往與Hp感染關系密切。萎縮:胃固有腺體減少,由于長期慢性炎癥引起腺體破壞。腸化:胃固有腺體被腸腺樣腺體替代。Hp: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病理報告出現了萎縮或者腸化這些字眼時,需要加以警惕,但也不要過分焦慮。首先,萎縮或腸化的程度不能單純從病理報告看,因為病理是內鏡活檢時取到的某個局部的情況,其范圍和程度還需要聯合內鏡的整體觀察評估。(同理,如果病理沒有報萎縮或腸化,也不能高枕無憂,放任不管,一定要結合內鏡的整體診斷及無有HP感染)其次,只有少數萎縮和腸化病例在經過長期的演變才會發展成胃癌,而大多數的病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只要去除病因、定期隨訪,即使發現腫瘤大多也在早期萌芽之中,內鏡治療往往足以實現治愈。二、除上面5個描述之外,想必大家最害怕的就是“異型增生”這個地方標注“+”了。異型增生,又被稱作上皮內瘤變,是細胞再生過程中過度增生和喪失分化,在結構和功能上偏離正常軌道的結果,屬于腫瘤性病變,是胃癌的早期階段,積極干預和處理是可以預防發展到進展期胃癌的,因此病理下判斷是不是真的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非常重要。必要時需要請消化病理專業的專家進行會診先明確是不是有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防止一些萎縮腸化被誤診為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而被過度治療。病理根據程度不同,又分為輕、中和重度,往往需要內鏡治療或者進一步評估。因此,出現這種情況時,務必要找專業的消化內鏡醫生進行咨詢決定后續治療方案。如果出現了明確的癌和各種其他腫瘤的病理診斷,那就不要再猶豫了,趕緊找醫生咨詢后續的治療方案吧。相較于胃鏡病理報告,腸鏡的病理報告相對簡單。結直腸的病變以不同性質的息肉為主,炎癥性的病變相對少見,讀懂各種性質的息肉就是關鍵啦。常見的幾種息肉包括: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絨毛狀-管狀腺瘤2)鋸齒狀病變3)炎性息肉4)增生性息肉5)脫垂性息肉如果是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基本不用擔心,癌變幾率很小,內鏡下切除或咬除即可;如果是無蒂鋸齒狀息肉(SSA/P,SSL),因其扁平平坦不易發現且是右半結腸癌變的主要風險因素,需要內鏡下完全切除;如果是腺瘤性息肉(病理報告上多半報告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絨毛狀管狀腺瘤、傳統鋸齒狀腺瘤等),一般都有輕-中度異型增生(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因此腸的息肉看到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不要過度緊張??!a.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異型增生)的腺瘤性息肉屬于良性腫瘤,內鏡下完全切除定期隨訪即可,無需擔心。b.腺瘤性息肉也不能不管,隨著腺瘤增大,會發展成腸癌。c.如果是較大的腺瘤伴有中-重度異型增生(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則相當于原位癌,發生浸潤癌的風險大大增加,則需及時積極的內鏡下治療或評估。如果是活檢沒完全切除,需要進一步切除;如果是內鏡下完整切除并且沒有癌變,那就找醫生約定下一次腸鏡隨訪時間即可。如果切除后病理有癌變,需要準確的評估病理癌變的類型,浸潤深度,有無脈管瘤栓、腫瘤芽分級,切緣是否陰性,通過病理評估,判斷是否需要追加手術。偶爾會遇到錯構瘤性息肉、腸道炎癥、潰瘍的情況,此時最好同時攜帶內鏡和病理結果找消化內鏡醫生就診,判斷疾病病因并針對性治療??赐晟厦娴膬热?,可能各位看官還是對如何讀病理感到摸不到頭緒,就再用一首打油詩教大家怎么看病理吧!看到病理不要慌,分清是胃還是腸。胃內炎性指標多,++--要搞清。減號說明沒問題,加號越多越嚴重。慢性淺表是最輕,萎縮腸化是常態。幽門螺桿是主因,遏制發展要除菌。異型增生是炸彈,密切隨訪少不了。如若已到嚴重時,ESD技術來治療。胃癌要分早中晚,專業醫生來指導。大腸息肉種類多,耐心聽我給您說。炎性增生挺常見,息肉幾乎不癌變。腺瘤鋸齒要警惕,看到就要切掉它。還沒癌變就不怕,完整切除就足夠。如果癌變也別急,ESD可能就治愈。炎癥潰瘍病因多,內鏡醫生來判斷。聽我說了這么多,如果您還看不懂。內鏡門診幫解惑,2西10號靜候您。預約檢查一條龍,診療隨訪有保障。胃腸健康守護者,東方內鏡來擔當!
初元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7日358
0
2
-
無痛胃腸鏡的優缺點
無痛胃腸鏡的優點1.過程舒適無痛,消除患者的恐懼感,提高檢查積極性,利于疾病早發現、早治療。2.消除患者在檢查時不配合的誘因,使醫生檢查操作更順暢,方便醫生仔細觀察,為醫生創造良好的檢查和治療條件。3
金太欣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1日425
0
2
-
如何理解胃鏡及病理報告出現的萎縮、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防癌意識的增強,胃鏡檢查越來越普及。胃鏡活檢的主要目的是發現病變并明確病變性質,能夠準確、科學地為臨床醫師提供治療的參考。但是許多患者拿到自己的胃鏡檢查和病理檢查報告,卻一頭
何義富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06日448
0
3
胃鏡相關科普號

閔春明醫生的科普號
閔春明 副主任醫師
十堰市人民醫院
肛腸外科
94粉絲81萬閱讀

常英醫生的科普號
常英 主任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513粉絲1.1萬閱讀

羅長琴醫生的科普號
羅長琴 主治醫師
安康市中心醫院
消化內科
5粉絲2044閱讀
-
推薦熱度5.0王貴齊 主任醫師醫科院腫瘤醫院 內鏡科
食道癌 209票
腸息肉 119票
食管疾病 95票
擅長: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結直腸癌,早期下咽癌的腫瘤微創治療; -
推薦熱度5.0徐美東 主任醫師上海市東方醫院 消化內鏡科
腸息肉 40票
食道癌 19票
胃炎 18票
擅長:精通各種消化道疾病的內鏡診斷與治療,包括消化道息肉及早期癌的內鏡下診斷與ESD治療、POEM治療賁門失弛緩癥、STER治療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等新內鏡技術,還擅長ERCP治療各種膽胰系統疾病,硬化劑及套扎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超聲內鏡診斷與介入治療各種消化道疑難疾病,尤其是對內鏡下擴張及支架治療各種難治性消化道良惡性狹窄梗阻有獨到造詣。 -
推薦熱度4.2王敏 主任醫師江蘇省人民醫院 消化內鏡科
腸息肉 51票
胃息肉 13票
胃病 7票
擅長:擅長胃鏡、腸鏡檢查及消化道疾病的胃腸鏡下診斷及治療,尤其擅長胃息肉、 腸息肉的內鏡下微創治療,食管、胃早癌的內鏡下ESD微創治療,食管、胃、結腸隆起性病變的超聲胃鏡及超聲腸鏡下的診斷及進一步的內鏡下治療,膽總管結石,化膿性膽管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及梗阻性黃疸的ERCP微創診斷及治療,胰腺、腹腔、腹膜后占位的超聲胃鏡下的診斷及細針穿刺活檢,在食管惡性狹窄及食管氣管瘺支架置入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